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李哲
在北京大学127周年校庆与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20日上午,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向上生长教育科技、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好奇象图书馆共同举办了“三江源生态影像志与流域文明深谈”活动。此次活动以三江源的影像故事展为索引,以生态保护为议题,探讨自然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实践意义。

此次活动现场邀请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领域的学者及教育从业者进行专题发言和对话,吸引了100余位关注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的人士参与。在演讲《我们为什么需要西部?》中,来自北大文化界的学者的提问引发了大家的共同思考:当现代性浪潮席卷全球,我们为何仍需回望西部?大家认为,生态、诗歌与哲学中的西部是辽阔的,我们可以从文化根脉中提炼出现代人对西部原始、自由的想象。

阿旺久美是原上草创始人,在三江源从事生态保护十余年。基于守护三江源多年的经历,他用一连串故事为大家带来了来自2400公里以外的草原守护传奇——《地球与我们·三江源生态保护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之路》。阿旺久美认为,环境保护的可持续之路在于与社区生活的有机结合,无论是濒危动物的守护还是草场修复,社区的力量比志愿团队的覆盖面更广也更有潜力。而如何让社区真正参与其中,这是需要号召各界共同思考的话题。
随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社科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古村之友创始人、新一界国学院导师汤敏,向上生长教育科技创始人朱珠与原上草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阿旺展开了一场关于“从三江源生态保护到AI时代教育思考”的对话。
在对谈中,大家探讨了对西部的看法,对生命教育和生态教育的理解,以及在AI时代真实体验对教育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每年都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学生来到当地,学习考察并亲身参与到生态保护的项目中,他们用年轻一代的创新思维和科考思路为当地提供建议。而三江源山川生灵也回报他们以最朴素真诚的生命教育,为他们提供最真实、最贴近生命本源的天然素材。

活动中,各主办单位代表共同为“源头共生·来自三江源的60个影像故事”摄影展揭幕,此次展览将在好奇象图书馆持续开展2个月。适逢第56个世界地球日,展览通过自然生态、野生动物、牧民生活等影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解自然和生态变化的直观窗口。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摄影作品全部来自于三江源的一线牧民,生活在对生态变化更为敏感的“第三极”,他们比城市居民更早感受到变化并更快开始行动。此次展览也呈现了牧民与自然共存的依存关系,为生命与生存做出更深刻的阐释。
此次活动的影像展览和跨界对话,让参与者们更直观、深入地理解生态与自然保护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家对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的思考。期待这些来自三江源的真实影像能触发更多人走入自然,链接自然,守护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