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大力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依据《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微专业教育实施办法》,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特面向校内外启动微专业招
什么是微专业
微专业是指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修读不同学科门类某一领域所需要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微专业建设重在“跨”和“融”,具有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重实践的特征。
开办微专业的目的
微专业是在辅修专业基础上的新路径,有助于主动适应市场急需和行业变革,实施学科融合专业交叉的新模式、专业改革与新专业培育的先行棋,是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促进拔尖人才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渠道。
微专业的组织形式
1. 微专业由学校教务处统筹组织开设,面向校内外学生开放,坚持学习对象自愿修读原则,实施学分制管理,微专业所在学院独立设置培养方案,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的学生由学校颁发微专业证书。
2. 每个微专业一般开设6-8门课程的理论学习+项目实践环节,每门课程为2-4学分,原则上1~2学期内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
3. 微专业教学形式采取单独编班上课,每个微专业班级的人数不少于15人。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是以遥感科学与技术为基础,融合信息科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遥感测绘等新兴技术,进行时空信息感知、认知与智能决策支持的复合型微专业,是测绘遥感和地理信息学迈向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通过6门精心设计的课程,学生将掌握时空智能信息感知、认知及应用等技能。课程不仅注重理论学习,更强调实践应用,学生在跨学科融合的项目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无论你是工科生、理科生还是技术爱好者,这里都有你的舞台。让我们一起探索智能时空信息的无限可能,引领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
01.培养目标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以学校水利特色和学院工科优势为依托,以“华水星座”、校外实践基地和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支撑,培养具有时空信息感知、智能处理技术及相关理论基础,在水利遥感监测、国土资源调查等领域具有一定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对于完成“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课程学习并达到要求的学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科学素养、安全与健康理念、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2)具备坚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时空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能,积极服务于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具有严格的科学思维,具备较强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相关领域的科学与工程问题。(4)能在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地质工程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开发、研究及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能够做到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
02.课程模块
微专业联合企业行业协同开设,保证学生充分接触当前智能时空信息工程领域的新兴技术。本专业共设6门核心课程,在1~2学期内完成,采用线下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分别在学校教室、实验室、科研基地、企业工程研究现场等场所进行。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一览表

课程介绍
1. 星地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技术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主要讲授星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遥感原理、卫星遥感数据特性等内容;详细讲解星上遥感数据处理的理论、数学模型及关键技术,如影像特征点检测、几何校正等;实践应用主要探讨星上遥感处理应用,如云检测、舰船检测、洪水变化检测等。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星地一体化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理解和实施卫星遥感数据的处理流程,解决实际问题。
2. 时空信息智能创新方法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融合3S(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社会感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法,强化时空信息实时监测能力、数据挖掘知识发现能力、全生命周期模拟仿真能力、智慧管理决策能力,提升学生时空信息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时空信息智能的发展前沿,全面了解当前时空信息智能在各领域应用的进展、挑战和机遇。
,时长00:12
3. 无人机遥感测绘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结合最新无人机技术发展成果,采用“课堂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实训”,强调技能培养,主要介绍无人机及遥感基础(包括无人机工作原理、遥感传感器等)、摄影测量基本原理、无人机航测数据采集、三维建模、遥感数据处理、测量成图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无人机遥感的基本概念、系统工作原理及其任务和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项目问题的能力。
4. 无人机组装、调试和飞行综合实践(校内外实践基地)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技术核心课程。该课程采用任务引领的教学模式,利用学生主导、老师引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无人机基本构造和原理,掌握无人机组装技术,并且能对无人机进行安装、调试和飞行。本课程可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事严谨以及团队合作的职业品格,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有一定行业视野和市场意识,具备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无人机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5. 时空信息处理与可视化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GIS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处理-组织-管理方法、GIS空间数据库基本理论、空间分析原理和应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GIS基本原理、空间数据结构常见的编码方法、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过程,理解空间数据结构的转换、空间数据的内插等数据处理方法,理解GIS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过程,掌握常见空间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GIS软件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常见GIS软件的基本操作,了解应用型GIS的开发过程,使学生具备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研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并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专业开展数据空间分析。
6. 智能化测绘遥感(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遥感应用)
本课程是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遥感应用等四个模块。其中,人工智能模块主要讲解人工智能的核心思想、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部分应用;机器学习模块重点介绍机器学习中的核心算法和理论,包括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传统的机器学习等;大数据分析模块涵盖基本大数据技术讲解、数据治理、决策支持、科研案例选析几个环节,配备相关的数据分析实验辅助学习;遥感应用模块主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浅出地介绍测绘遥感的智能化应用,让不具备系统专业知识的学生掌握遥感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基础能力,扩宽知识视野,启迪科学思维。
03.课程模块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由遥感数据智研团队、低空智能感知团队、时空信息智能应用团队进行授课,他们将以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引领学生探索智能时空信息的奥秘。
团队师资力量


学生优秀获奖作品

04.招生对象及修读要求
招生对象
“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面向校内外招生。其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籍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所修读主修专业的必修和限选课程平均学分绩点需达到2.50及以上,无不及格课程,无学籍处理和纪律处分记录者,均可申请修读。
修读要求
1.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纪记录,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2. 具备一定高等数学基础,对智能时空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应用领域以及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兴趣浓厚的学生优先。
3. 根据报名情况,由微专业所在学院对申请参加微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择优录取。
4. 参加微专业学习的学生,不变更主修专业学籍,学生管理仍由主修专业所在学院负责。
5. 微专业的课程考核由微专业所在学院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安排和管理。
6. 学生在修读微专业期间若主修专业受到退学警告及以上学籍问题,终止其微专业修读。微专业课程不及格者,可以参加该门课程的重修,重修须正常缴费。
7. 微专业课程不及格,不影响主修专业的学籍、毕业与学位。学生如未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将不能获得微专业证书。已修微专业的课程,学校可出具成绩单,所修微专业课程学分可以申请转认通识选修课学分。
8. 微专业学生的成绩单与学生主修专业的成绩单一起装入学生档案。
05.证书授予
学生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所有课程(共16学分)的学习,考核合格的由学校统一授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证书。
06.报名时间及方法
报名方式
拟申请修读“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的学生请于2025年6月27日前完成报名:(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籍的本科生需要在教务系统“微专业管理”模块进行报名;(2)校外学生需要将带有个人电子签名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智能时空信息工程”微专业修读申请表(见附件1)发送至邮箱chxy@ncwu.edu.cn进行报名,学校审核通过后统一盖章。
联系人:朱老师(微信号19851620393)、杨老师(微信号13015536171)。
微专业咨询群:488027083(QQ群);微信群如下:

咨询方式
咨询地点:行政楼北606办公室(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联系人:朱老师(微信号19851620393)、杨老师(微信号13015536171)
招生录取
经学校审查批准录取后,由微专业所在学院将录取通知单送达学生所在学院,由学生所在学院通知有关学生。
开课及缴纳课程费用
学生需在开课前统一缴纳课程费用,具体安排请以届时通知为准。微专业按学分收费,收费标准严格按照《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分制学费收费管理办法》(华水政〔2022〕9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来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