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界”整车生产和电池配套项目正式落户临港新片区,并将于5月正式启动尚界生产基地项目,在完成产线改造后,实现秋季首款车型上市。
4月29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临港集团与上汽集团围绕“尚界”项目举办签约仪式。其中,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集团、上汽乘用车分公司、临港产业区公司共同签署“尚界高端智能新能源车生产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汽时代、临港奉贤公司共同签署“动力电池系统及组件生产项目”投资协议。
其中,整车在上汽乘用车临港工厂生产制造,动力电池系统及组件生产项目则位于临港蓝湾。

“产线改造的设计已经完成了,签约后就开始做产线改造,产能近25万辆,后期根据需求,我们还有更多的提高产能的计划。”上汽集团尚界合作事业部总负责人祝勇表示,尚界首款产品为主流SUV,动力形式包含纯电和增程。按照产品规划,2026年底将推出第一波数款尚界新产品,覆盖多个细分市场。首次将鸿蒙智行领先的智能化体验带入20万级主流细分市场。
动力电池项目预计于9月30日试生产,年度产能实现20万套,周期产能64万套。根据产值规划,2025~2029年,该项目5年累计贡献产值约166亿元。
尚界,是继问界、智界、享界、尊界之后,鸿蒙智行家族的第五“界”。该品牌搭载华为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定位中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面向家庭用户、年轻白领等核心消费群体。“市场空间非常大。”祝勇表示。
为推动“尚界”整车生产项目快速落地,临港新片区再一次展现了“上海服务、临港速度”。自2月份与上汽集团启动商洽,1个月即快速达成落地共识,确保整车项目5月份开工、今年秋季车辆下线。
“尚界”整车生产项目首期投入约60亿元,为吸引更多核心供应商布局临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为整车配套项目预留出足够的产业用地,以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尚界”整车生产项目投产后,上汽临港基地整车年产量将提升至28万辆,预计直接和间接带动临港新片区汽车产业链产值每年增加500亿元,并通过供应链协同效应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我们预计临港的汽车产业规模从目前的2000多亿元,迈向3000亿的大关。”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科处副处长李向聪说。
同时,随着尚界落户临港,李向聪表示,临港汽车产业就从原来的特斯拉、智己两大品牌构成的“两极”,变成多极融合发展。而更大的变化,是临港将结合汽车软件、汽车电子、KD(散件组装)工厂、汽车数据出境等,打造面向未来的汽车新业态。
临港新片区方面表示,为吸引更多核心供应商布局临港,管委会为整车配套项目预留出足够的产业用地,以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目前,临港新片区已集聚汽车相关企业超200家,其中,汽车电子类相关企业50余家,汽车软件类企业20余家,构建起了集制造、研发、检测为一体的汽车产业生态圈。
下一步,临港汽车产业将依托大陆EB、地平线、滴水智行、均联智及等本地龙头企业与华师大滴水湖国际软件学院等形成的产业优势,组建临港汽车软件产业联盟;同时,依托瑞庭时代、保隆科技、延电科技、时代智能等龙头企业搭建起汽车电子产业“朋友圈”,做大做强汽车电子产业;围绕国际化科技创新能级提升,加速集聚更多汽车领域高水平国家级实验室、科创平台、研发机构等配套机构,引入临港车规级半导体研究院、李斯特车辆检测实验室等功能平台,助力更多汽车电子和软件企业从临港新片区本土“长出来、走出去”。
“临港还有一个天然优势,是背靠港口,中国的汽车产业一定会通过临港走向全球各地,2025上海车展已经证明了这些。我们相信,陆陆续续会有很多企业到临港来做KD,目标就是利用中国的供应链来走向全球。”李向聪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