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小清河分洪区建设项目蓄水气盾坝施工现场一派繁忙。 本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本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郝策
芳菲四月,涿州市小清河分洪区建设项目蓄水气盾坝施工现场建设正酣,车辆穿梭、机械轰鸣,一派繁忙。作为项目重难点工程,这座全长210米的蓄水气盾坝正处于最后的基槽开挖阶段。履带式起重机挥舞钢铁臂膀,将重达8吨的钢筋笼稳稳吊入基坑。
“这个新式气盾坝可比以前的老橡胶坝先进多了。”中铁十八局集团项目施工负责人宋先义手指向正在浇筑的混凝土基础,“你看这个S形导流墙设计,能有效缓解洪水冲击力。待盾板安装完毕,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充放气,48小时内即可完成蓄洪调度。”他掏出手机展示模拟动画:汛期来临时,充气膨胀的盾板如巨鲸脊背般高高隆起,将汹涌的洪水驯服成温顺的水流。
“蓄水气盾坝2024年11月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6月初竣工。”宋先义表示,蓄水气盾坝建成后,不仅能有效调节水位,保障周边农田灌溉用水,还能大幅提升河道行洪能力,显著降低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威胁。
小清河分洪区,是河北省境内重要的蓄滞洪区,位于大清河系北支中上游,属于永定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滞蓄永定河分洪洪水和大清河北支洪涝水的任务,是守护北京、天津、雄安新区、涿州等地防洪安全不可或缺的蓄洪工程。
“小清河分洪区建设项目是对小清河分洪区进行全面治理,涵盖北拒马河、琉璃河、小清河、胡良河治理,涿仝安全区及南围堤堤防建设。”涿州市水利局工程科副科长杨哲介绍说,项目完工后,将与涿州市北拒马河调蓄工程、城市防洪堤工程共同构建起涿州城市防洪体系,切实保障涿州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该项目建设正按照倒排工期计划有序推进。460多名施工人员坚守岗位,160余台机械设备、370多辆运输车辆高效运转,加班加点抢进度,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2%。
随后,记者来到小清河分洪区南围堤堤防建设现场,只见一道长长的防洪墙,如巨龙般横卧在北拒马河原南支右岸。“这种防洪墙叫重力式钢筋混凝土挡墙,总长4.37公里,高度10—15米,是南围堤施工的关键节点工程。”中铁十八局集团保定项目群党委书记田凯言语间满是自豪:“这个防洪墙从开工到完工,仅用了70天时间。”
小清河分洪区建设项目战线长,沿线分布着住宅、厂房、耕地、林地、宅基地等,涉及7个乡镇,征迁工作影响面广,沟通协调难度大。若征迁问题无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将受到严重制约。
按照以往施工惯例,防洪墙多采用土堤形式,土堤宽度至少占用30米土地,这将大幅增加住宅、厂房征迁成本。施工团队积极探索,从技术层面寻求突破,最终决定采用建重力式混凝土挡墙的方案。该方案优势明显,节约集约用地,挡墙宽度仅约10米,既不影响工期,又能显著降低征迁成本。用施工团队成员的话说,“这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巧妙地解决了大难题。”
中铁十八局小清河分洪区建设项目经理部主动与涿州市水利局、沿线村镇、社区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涿州市水利局全程牵头,全力打通项目建设堵点。
2024年5月,中铁十八局集团启动小清河分洪区防洪墙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完成这项民生工程,他们充分发挥项目群管理优势,迅速从临近项目调配吊车、挖机、泵车等机械设备,并根据施工需求进行重点区域部署。在施工高峰期,项目团队在重点突击段一公里范围内,组织50余台套机械设备同时开展不同工序作业,形成“大兵团流水线”作业模式,不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
为确保施工节点顺利完成,中铁十八局集团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发出可动态更新的电子沙盘。该沙盘以3D视角取代传统项目平面布置图,施工管理人员通过数字化实景“漫游”,能实时掌握现场进度并做出科学决策。同时,每日召开进度分析会,对比线下线上数据,对施工进度进行分析预警,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偏。
经过70天昼夜奋战,在主汛期来临前,4.37公里长的防洪墙顺利落成,为涿州市区防洪安全竖起坚实屏障。站在新建防洪墙上,田凯指着尚未完工的8.78公里土堤说:“北拒马河原南支右岸堤防总长13.15公里,后续我们将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把工期再压缩15%。”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