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网友吐槽“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出现35至38℃高温天气,山东南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等局地达到39至41℃。受高温闷热天气影响,山东青岛、淄博、河南郑州等多地出现人员中暑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我一下子想到了兰州的解暑神器——浆水面。此时此刻,让我怎能不念你?
壹
人尽皆知,兰州的城市名片是一条河(黄河),一本书(读者),一碗面(牛肉面)。有趣的是,炎炎夏日,兰州人消暑也有三宝——其一,是黄河边茶摊的三炮台。百里黄河风情线的绿荫里,茶摊沿河岸铺开,择一处坐下,看河风拂过水面掀起细碎涟漪,捧起盖碗刮一碗三炮台,桂圆的甜、枸杞的润、茶叶的香在热水里舒展,一口下去,茶香混着河风漫过喉咙,燥热顷刻间散了大半,只剩通体的神清气爽。其二,是公园遛娃时的504雪糕。午后的公园最是热闹,带娃在草坪上跑跳一阵,攥着零钱去小卖部换一支504雪糕,撕开油纸的瞬间,奶香味混着凉意窜出来。孩子举着雪糕舔得嘴角沾白,大人也凑过去咬一口,冰爽从舌尖直透心底,连带着带娃的疲惫都淡了几分,只剩亲子间的甜凉时光。其三,就是农家乐里的浆水面。钻进近郊的农家乐,院角的葡萄藤遮出一片荫凉,木桌上摆开一碗浆水面,酸香先往鼻子里钻。面条筋道,浆水清爽,就着一碟咸韭菜或虎皮辣子,呼噜噜吃下去,酸辣从舌尖漫到胃里,再顺着毛孔透出细汗,浑身的暑气都被赶跑,只剩通透舒坦。
清末陇上名士王煊在《浆水面戏咏》中写道:“消暑凭浆水,炎消胃自和。面长咀嚼耐,芹美品评多。溅赤酸含透,沁心冻不呵。加餐终日饱,味比秀才何?”这首诗蕴含的信息量较大,反映了人们通过食用浆水面消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即使寒冷都不能消的暑,浆水面却能做到。一旦吃饱了,回味起来比秀才们吃的饭菜都香啊,可见当时人们对浆水面情有独钟。
又有无名古诗曰:“少小之餐未能忘,每思家馔几回肠。千秋早有浆水面,万户今留浆水香。痛饮田头消暑气,深藏厨下备年荒。竹篱茅舍酬亲友,浆水面条味最长。”字里行间,浆水面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走在西固的大街小巷,有面馆的地方就有浆水面,有浆水面的地方就有兰州人络绎不绝。他们以浆水面为话题,聊味道,聊配菜,聊感受,也聊与浆水面有关的轶闻趣事。
在兰州人眼里,一碗浆水面,看似朴素清简,却暗藏人间至味与生活智慧。浆水讲究“酸而不烈,清而不寡”的分寸,手擀面要劲道而爽滑,这样才能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当滚烫的面条撞上冰冰的浆水,激发的不仅是味觉反差,更暗合“水火既济”的智慧,再撒上那撮香菜末,瞬间让一碗浆水面有了别样的“妆容”。吃第一口,让味蕾复活,满足口腹之欲;吃第二口,让往事复活,看见了过去节衣缩食的日子;吃第三口,让灵魂复活,知道了我是谁,很幸运我是一个能吃到浆水面的兰州人。
贰
查阅史料,浆水面作为一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传统面食,它的雏形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早期人们只是将其作为蔬菜保存方式。秦汉时期逐渐演变为民间面食,成为劳作后解渴提神的食物。唐宋时期进入文人雅士的餐桌,制作工艺精细化,并加入时令蔬菜做配菜。甘肃定西出土的汉代陶瓮中残留的谷物发酵痕迹,暗示着浆水工艺可能早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了。
浆水面里的面条多为细长的,假如是手擀面,口感劲道,能够很好地吸收浆水的味道,但现在很多已经被省时省力的机器面取代,口感上稍差一些。其实,一碗令人垂涎的浆水面,浆水的制作是关键。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里有个小故事记载:宋太宗问状元苏易简:“食品称珍,何者为最?”他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臣心知齑汁美……”通读全文,苏状元所言“齑汁”就是“用清面菜汤浸以菜”的蔬菜汁,这就是浆水的雏形。如今兰州浆水依然这样做,不过兰州人把制作浆水叫“扎浆水”。
扎浆水通常选用新鲜的蔬菜,如芹菜、苦苦菜、包包菜等。这些蔬菜洗净后切碎,放入陶罐中,加入适量的开水,水温要适中,接着加入少量的面糊和浆水引子,引子是之前制作好的浆水,它富含乳酸菌。静置两三天,乳酸菌将淀粉分解成糖,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最终凝练成一汪青碧微浑的浆水。这缓慢的发酵过程,恰似兰州人含蓄的性格,表面平静无波,内里却酝酿着惊人的生命力。盛夏启坛时扑鼻的酸香,是时间写给味觉的情书。从此,兰州人与浆水面的一场盛大缠绵就此拉开序幕。
吃浆水面是极为讲究的,首先取一盆清浆水,另用炒勺放少许菜油烧热,在油中放花椒数十粒,生姜一两片,炸出香味后去掉花椒生姜,再炝葱花倒入浆水中,加盐适量,撒上香菜。一刹那,一盆油汪汪、绿茵茵香菜点缀的浆水就做好了。接着煮好面条,出锅沥水,将面在凉开水盆中漂冷,捞到每个碗里,随后浇上浆水,一碗地道的兰州浆水面就做好了。再做几个配菜,有虎皮辣椒、凉拌豆角、卤猪手或排骨等。荤素搭配,吃完那就一个字——香!身体从里到外都通透凉爽了。
叁
兰州浆水面虽然看似简单,吃法却是很科学的,其健康价值不可估量。它入口酸辣激爽,后味回甘清香,夏季食用可生津解暑。因为浆水在制作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菌,它还有清肠助消化的作用,所以只吃清淡的浆水面很容易饿,适当搭配肉食,吃着不肥不腻,清凉爽口,让人食欲大增。
如果吃浆水面不加肉类的配菜,那浆水面就堪称减肥神器。连续吃几顿,只要能管住自己的嘴,不吃别的东西,肠道里的油脂就会被刮得干干净净,但是很多兰州人吃浆水面不加肉类配菜是做不到的。另外,浆水中的蔬菜经过发酵后,其中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损失较少。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为人体提供能量。
浆水面的口味清淡,不像一些油腻的食品容易导致身体负担过重。在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的背景下,兰州浆水面这种传统美食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但有些外地人第一次吃浆水面,因酸味独特就觉得不好吃,多吃几回后就慢慢适应了,有的甚至爱不释手。
兰州浆水面始终保持着布衣荆钗的从容,它不上宴席,却是游子梦里的浓浓的乡愁。这种浸润着土地记忆的味道,早已超越食物本身,成为兰州人精神世界的味觉图腾。一碗浆水面里翻滚的,是生命适应自然的智慧结晶。当现代人追求复杂的料理时,这坛用时间慢酿的浆水提醒我们:最高级的美味,往往藏在最质朴的生活褶皱里。
朋友,假如你到兰州来旅游,一定要记得:兰州不只有火辣鲜香的牛肉面,还有公认的解暑神器——浆水面。你听,街上的人们在聊天,“今天吃啥?”“走,吃个浆水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