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银行2024年实现净利润0.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2.5%

0

近日,山西银行披露了2024年财报,2024年,山西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68亿元,同比微增0.6%,实现净利润0.51亿元,同比下跌了93.86%。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由2023年末的1.74%攀升至2.5%。

值得注意的是,该行上半年净利润为4.75亿元,下半年却巨亏4.24亿元。

对于“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山西银行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主要源于三方面因素:一是推进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吸收合并工作,承接其资产负债及人员、网点成本费用;二是持续减费让利,近三年累计让利12.69亿元,仅2024年便让利4.69亿元;三是按照行业惯例计提减值准备,夯实风险抵御能力。

另一个方面,2024年,山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有所抬头。该行不良贷款率由2023年末的1.74%升至2.50%,拨备覆盖率同比下降47.9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多重历史包袱与新增风险的叠加。

山西银行相关负责人坦言,不良资产处置面临多重困难:一是原五家合并城商行的存量对公贷款存在涉案问题,清收难度大;二是零售贷款分布广、逾期时间长,失联客户较多;三是山西银行在2024年吸收合并了阳曲汇民、万荣汇民等四家高风险村镇银行,导致不良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山西银行盈利能力承压的另一大原因是净息差持续收窄。作为盈利核心指标,2024年,山西银行净息差仅为0.57%,较上年继续下滑,且远低于同期城商行1.38%的平均水平。

对此,该行表示,资产端受历史遗留问题影响,原合并的五家城商行资产收益率偏低;负债端则因定活期存款结构失衡,导致存款成本居省内地方银行首位,定期存款占比超过60%,而同期全国城商行平均定期存款占比约为50%。

为改善经营效率,山西银行在2024年主动压降低效资产并优化负债结构。数据显示,该行全年一般贷款投放规模达921亿元,同比增加142亿元,增幅18%。但资产结构调整的成效尚未完全显现,短期内盈利水平仍受制约。

资金引进方面,山西银行也有新动作。今年4月,山西金融监管局批复了山西省财政厅入股山西银行的申请,山西财政厅将增持该行14.15亿股,占总股本的5.18%。此次注资前,山西省财政厅已通过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间接持股59.09%。

公开资料显示,山西银行成立于2021年,注册资本为258.94亿元,由原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阳泉市商业银行通过新设合并而成,是山西省属重点金融机构。

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为该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53亿股,持股比例高达59.09%;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融新大集团有限公司、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7.3294%、3.0322%、1.6065%、1.0663%。(来源:泰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