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奶牛品种登记助力示范区奶业高质量发展

0

河南经济报记者 谷太磊 通讯员 蒋欢

近日,在河南省奶牛品种登记暨节本增效技术培训班上,济源示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荣获“2024年度全省奶牛品种登记工作突出单位”。2024年度,济源示范区完成奶牛品种登记22131头,其中新增登记7723头,跟踪登记14408头,项目场年均305天产奶量由2023年的9252kg提升到10443kg,成效显著。

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济源示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落实抓”的工作机制,明确职能部门和奶牛场的职责分工,细化工作台账,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完善技术培训,先后邀请省总站、省DHI中心、省种业中心专家到济,从高产奶牛性控应用,生产性能测定(DHI)、品种选配等方面对5家规模化奶牛场开展技术培训及现场实操培训,为奶牛品种登记技术应用推广提供技术保障。做好监督指导,现场查看登记原始记录及上传信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邀请省相关专家加入技术指导微信群,开展线上技术指导、交流、问答。强化数据应用,及时上传奶牛品种登记相关信息,保证登记数据的逻辑性、真实性、完整性,为遗传改良和单产提升行动奠定基础。济源市伟恒牛业有限公司利用品种登记牛只信息,有效防止近亲繁殖,提高奶牛后代的生产性能,日均单产从之前的33公斤提高到36公斤以上,同时通过线性评分找到每头奶牛的优缺点并指导选种选配,及时淘汰缺陷严重的奶牛。

奶牛品种登记工作的开展,对奶牛场档案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群体遗传改良、奶牛群体更新、实现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使得示范区奶牛生产现状更加明朗,为提高奶牛养殖综合效益和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数据基础。2025年,济源示范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继续贯彻落实省总站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部署,学习其他地市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扎实开展奶牛品种登记等育种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