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广州中考 这些意见被采纳

0

此前,广州市拟定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2027—2029年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和《2027—2029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025年2月28日至3月29日公开征求意见。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官网获悉,经梳理汇总,在公开征求意见期限内,共收到意见186条,同类型意见合并后为9类29项。在29项意见中,采纳8项,部分采纳11项,不采纳10项。此外,有32条不属于本次征求意见内容,市教育局将另行研究。在反馈中,市教育局对为什么数学分值最高、为何英语分值不降反升,为什么中考要实施梯度志愿、中考体育为何是计分科目而不是合格性考试给出了详细的解释说明。

建议:人工智能时代,英语适当降低分值

回应: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应用、开发等能力的提升

广州中考新政最受关注的便是录取计分科目分值的调整。此次共收到120条关于录取计分科目分值调整的反馈,合并后为8项。其中包括①语数英是基础学科,分值提升符合高考改革方向(如“3+1+2”模式)。②支持数学加分,强调对理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符合国家科技战略需求。③英语分值提高有助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广州城市定位匹配。④认为文科科目分值过高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建议与高考分值结构衔接。⑤建议语文数学同分,体现语文的重要性。⑥提议英语分值应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趋势,适当降低分值。⑦提议历史、道德与法治分值予以保留。⑧化学作为理科基础学科,分值调整可能会影响初中教学和高中学段衔接。市教育局对于①②③予以采纳,④⑤部分采纳,⑥⑦⑧不采纳。

市教育局解释称,根据初中新课标要求,经比对国内主要城市中考分值占比情况,考虑到广州中考语数英三科及数学单科占比较低,文理科分值占比与国内相关城市对比已处于均衡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次改革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为了保持相对平衡,未调整文理科分值占比,仅对部分学科分值进行调整。本次改革优化了部分录取计分科目分值设置,更适配初中新课标要求的课时占比,且更好地与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相衔接。其中语文、英语增加至140分,数学增加至150分,也更好地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数学分值略高,主要是强化了理科思维培养的根基,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战略需求,也体现广州作为省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数理培养特色。

本次英语分值适当提高,一是落实新课标中英语学科的相关要求。英语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时通过语言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等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二是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目前高考中英语为150分,提升英语分值有利于学生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英语学习的要求和难度,实现初、高中英语教育的顺利过渡。三是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载体,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学习、应用、开发等能力的提升。四是符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导向,作为广州国际化大都市的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个人未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助力广州建设成为中心型世界城市。

关于道法、历史科目。本次改革吸收和借鉴国内一线城市经验,适当减少道法、历史科目的分值占比,适当减少道法、历史科目中识记类知识的考查,有助于缓解道法、历史科目机械记忆类内容占用学生精力过多的问题,更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和课程改革方向的要求。关于化学学科,由于化学仅初三年级开设一年,且基础知识部分偏重记忆的内容较多,适当减少化学科目中识记类知识的考查,更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设定的课时、课程容量和课程改革方向的要求。相关科目分值调整将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命题思路优化、试卷结构优化等方式,对相关科目的学业质量和高考衔接做好充分的配套准备。

还有意见提到增设编程、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考核,市教育局回应称,编程、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考核将根据条件适时考虑纳入学校课堂教学的考核范围和信息学考查范围。

建议:现初一适应期不足,延至2028年实施

回应:多举措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有市民提出,担忧2024年初一学生适应期不足,建议增加过渡期。建议政策延至2028年实施,避免打乱教学节奏。对此,广州市教育局回应,广州中考改革政策文件有效期将于2026年12月30日到期,考虑到2027年参加中考的考生现阶段已入读初一,为保障学生、家长、学校尽早知悉并做好备考准备,制定了新一周期的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政策文件,目前初一学生按照新课标进行学习,与中考改革并无冲突。关于“准备期”和配套措施,在课程衔接方面,现行初中课程自2022年起已全面对接新课标要求,各校在核心素养培养、跨学科实践等方面已有三年系统实践。对现初一学生而言,其整个初中阶段(2024—2027)的教学设计均基于新课标框架,与改革方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在教学资源配置、教师专项培训、教研共享、课堂提升上也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在后续推进中考改革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将会密切关注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反馈,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措施,确保改革平稳有序。

建议:中考改为平行志愿

回应:梯度志愿有利于生源均衡,避免分分计较

关于志愿填报,有市民希望维持梯度志愿,降低滑档风险,也有市民建议改为平行志愿。关于中考为何要实施梯度志愿,广州市教育局也作出了详细说明:一是有利于学校生源相对均衡,呈现省、市、区属各校“百花争妍”活力,保持各区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二是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提出的克服“唯分数”痼疾和淡化竞争的要求,避免分分计较和过度竞争,更真实反映考生的平时学业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良好生态。三是当前规则自2021年以来已实行4年,进入平稳期,录取规则连贯稳定有利于2025、2026年中考政策的延续和平稳推进,并实现2027—2029年中考政策的有效衔接。四是根据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学顾问、高校专家、区教育局代表及省、市、区属学校代表、家长代表的座谈调研,11个区教育局、除个别与会代表外均支持保持目前模式。

因此,综合考虑广州历年中考政策形成的教育生态、考生人数逐年快速上升带来的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压力等因素,将继续采用考前填报、志愿优先投档方式进行录取,为广大考生创造相对公平、公正、科学的录取环境。

建议:中考体育调整为“合格性考试”

回应:学生中考体育成绩须以分数量化体现

有建议提出,将中考体育调整为合格性考试。广州市教育局回应,中考体育成绩评定中,已将合格性要求纳入其中。同时根据省教育厅相关要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成绩应计入广东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总分,学生中考体育成绩须以分数量化体现,因此将学生达到合格要求的学年次数与学生统一考试成绩相关联。另外,2027—2029年周期的中考体育政策预计将保持基本稳定,在评分标准方面将结合往年各项目考生得分情况,均衡各项目难易程度,使评分标准更科学,更有利于引导考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相应项目,实现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科学、健康、均衡、普及发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刘晓星、林欣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