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山水都食品饮料产业园拥有1家国家级5G工厂、2家市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三水区经科局供图

健力宝佛山三水工厂8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互联与监控。 受访企业供图

辛格林钣金自动化生产线。 受访企业供图

葆德科技数智体验中心,可监测各种实时数据。 受访企业供图
在佛山三水,一场静默的“效率革命”正在上演:广东健力宝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力宝”)的产线上,每分钟2000罐饮料“鱼贯而出”;辛格林电梯有限公司(下称“辛格林”)的工程师用手机APP,30分钟就能完成过去需要7天的电梯定制设计;广东葆德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联网大屏上,数千台空压机的能耗数据实时跳动……
三水传统制造业正以数字化为支点,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三水区规上企业数字化覆盖率已达76.31%,位居全市第二。从“制造”到“智造”,这座湾区工业强区正在书写怎样的转型密码?
本版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张秀蓝
本版统筹:王伯乐
健力宝:快消行业的“秒级革命”
盛夏七月,饮料消费旺季来临。健力宝佛山三水工厂内,8条全自动化生产线全速运转,每条生产线每分钟产出2000罐饮料。经灌装、消毒、AI质检等环节,成品迅速进入码垛包装流程,发往全国。
从1984年引进国内首条易拉罐生产线,到如今实现全自动化秒级智造,健力宝用40年完成了从“机械制造”到“数字智造”的跃升。“创新是健力宝40年民族品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健力宝副总裁赵永刚介绍,近十年,公司产品品类由4个增至9个,品项从10个扩展到30多个,覆盖运动饮料、气泡水、果汁、能量饮料等细分市场,目前在运动功能饮料领域位居前三。
精准匹配市场多变需求与产品多样性,是健力宝生产变革的关键。其佛山数智化工厂采用“5G+工业互联网”架构,打造全价值链协同智慧工厂,贯通从原料采购到终端营销的全流程数字化,并通过智能柔性生产,实现产线动态调整与多品种高效混线生产。
工厂整合生产执行、能源管理等六大系统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工况、能耗全要素管理。生产数据实时呈现于数字化大屏,管理者可即时监控产线设备效率、停机时长、良品率等核心指标。
目前,健力宝工厂有8条生产线已完成设备互联与监控。依托实时设备监测、AI质检、能源管理技术,设备停机时间降低5%,订单交付周期缩短6%,并实现产品质量全流程追溯。
以AI质检为例,无菌生产线部署5G+AI摄像头,对瓶盖密封性、标签位置等关键点进行毫秒级实时检测。冷塑线生产车间负责人说:“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视觉系统使质检覆盖率从传统人工抽检的5%提升至100%,缺陷检出率从90%提高至98%。”
同时,质检数据自动关联溯源平台,结合生产批次与工艺参数,支持质量根因分析。健力宝采用“一箱四码+垛码”追溯体系,每箱赋以唯一二维码,关联生产批次、原料、质检等信息,实现灌装到仓储全流程跟踪。若某批次出现质量问题,系统可在10分钟内定位问题环节,如原料异常或灌装偏差,将召回范围精准缩小至特定产线,追溯时间较改造前缩短90%以上。
数字化改革降本增效显著:工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能耗数据,动态调整供给,2024年健力宝实现能耗降低3%,纸张消耗减少80%。
新质生产力的齿轮加速转动,健力宝将加速“智改数转”落地开花。佛山三水工厂负责人介绍,2025年,健力宝将重点打造“柔性+敏捷”响应的集成化供应链,利用AI模型分析销售数据与库存,基于算法动态调整生产计划,提升多品类混线效率,减少换产损耗。
辛格林:装备制造的“柔性突围”
在辛格林的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内,国内首套非标轿厢柔性生产线上,五个机械臂高效运作,从自动上料到成品入库,单件工件仅需30秒生产时间,10分钟即可成型一个轿厢,生产数据实时同步至智能平台。
该平台覆盖全供应链生产数据,拉通各部门数据流,构建多系统协同的数据中台。辛格林是佛山电梯行业首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打造全流程追溯与主动安全管控平台的企业。
“数智化转型绝非一蹴而就,必须从企业真实需求切入,让数据流驱动决策。”辛格林总裁刘辉介绍,辛格林当初探路数智化,源自对电梯图绘制的个性化需求,行业定制化需求倒逼变革。
“电梯井尺寸千差万别,过去定张图纸上的参数来回沟通需要七天。”辛格林IT信息部负责人李浩忠介绍,如果一个楼盘有50个单元,施工因素和井尺的差异可能导致50台电梯都存在参数差异。过去采用人海战术,从测量参数、制作图纸,到沟通客户、整改图纸,需要一周以上才能完成。但数字化转型后,通过移动端APP,前线销售对接人员就像后方工程师一样,可现场实时依椐客户需求修改图纸方案,效率提升97%。
数字化管理带来的“效率革命”还体现在电梯维修。李浩忠介绍,一个电梯的零部件可能超过3000个,过去维保,工程人员至少需要跑两趟——现场查故障、取得零配件,才能进行修理。转型之后,数字化管理后台可精准发送故障代码,工程师携对应配件一次到位。
在维修之外,“防患于未然”也是辛格林电梯主动安全系统的亮点。“电梯行业,安全是一个重要命题。”刘辉介绍,早在2018年,公司就开始数智化运营探索,并将品牌定位为“主动安全电梯专家”,专注研发主动预防性安全技术,建立起主动安全五大系统,包括Easy go智能解困系统、主动安全预警系统、主动安全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智能交互系统等。
近年来,辛格林整合销售、供应链、生产制造与售后资源,构建 “四大中心”,实现柔性制造和厂内生产资源高效协同。同时引入数字化工厂规划等先进理念及工具,优化生产、研发、管理全过程,推进高效化、智能化、绿色化工业制造。
如今,辛格林电梯在数智化转型方面硕果累累。其“基于智能电梯全流程追溯与主动安全管控平台”项目获佛山市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示范项目,企业获评佛山市三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
■观察眼
“三水智造”的数字化突围路径
自2021年,佛山市全面吹响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号角,三水多维度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2025年第一季度,三水区实现规模以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占比为76.31%,位居全市五区第二。
目前,三水区共打造国家级5G工厂企业3家、省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标杆项目企业1家、市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企业10家、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16家、市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车间33个,累计为企业争取上级数字化领域扶持资金超2.4亿元。
从行业上看,三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呈现出各行业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局面。食品饮料、装备制造、泛家居、新材料、纺织印染、电子信息等行业均有重点企业在数字化领域发展成为行业应用示范。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1家企业获评国家5G工厂、2家企业获批市示范工厂;装备制造企业3家企业获批市示范工厂;泛家居行业1家企业获评国家5G工厂、7家企业获批市示范工厂;新材料行业1家企业获评国家5G工厂、2家企业获批市级示范工厂;电子信息行业1家企业获批市示范工厂;家电制造行业1家企业获批市示范工厂。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来看,大中小企业呈现出分层推进与差异化特点。其中,大型企业注重先进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关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业务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化,同时部分龙头企业注重平台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
中型企业更注重集成多个业务环节的数据,通过数据开发利用优化设计、生产和服务流程,提升预测预警和自主决策能力。而小型企业一般注重应用“小快轻准”的产品,推动单个关键业务活动环节的效率提升。
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是一项体量大、范围广、周期长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通过制定规划、开展评估和迭代优化等步骤,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三水不少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渐进式推进,已具有系统性,如恒力泰、澳美铝业等企业,通过制定发展方案,逐步打造示范车间,再通过项目的优化、迭代与复制,最终将企业打造为数字化示范工厂。
展望未来,三水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前景广阔。在已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三水应继续加大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推动更多制造业企业加入转型行列。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为转型提供坚实支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三水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迈向更高水平,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
■前沿实践
葆德科技:
让数据“监管”工业能耗
在广东葆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葆德科技”)生产车间里,一块空压机“心脏”部件——主机转子正以8分钟的极限速度完成精密磨削。与此同时,数据驾驶舱实时更新生产、物料、仓储等数据,映射出全链数字化的高效协同。
葆德科技自2020年启动全链数字化建设以来,销售端、供应端、制造端、服务端的业务流程全面信息化,并率先在行业内应用“物联网”模式,将传统工业与互联网结合,研发出具有互联网功能的空气压缩机。
葆德科技通过全链数字化打通各环节,将数据统筹于一张物联网之上。葆德科技数字能源市场总监温新宇介绍,葆德科技所有空压机均能通过葆德云系统进行数字化管理,实现工业领域的“人机合一”。
依托数字化改革,葆德科技还研发出数字化智能空压站,通过对空压站现场数据采集,利用其气电比、耗电量等运营关键数据,实现中控PC大屏及手机端实时能耗监管、自动抄表、远程管理等操作。
此外,公司还针对客户的整厂或园区节能降耗需求,研发上线了数字化能源管理平台,收集生产过程中的水、电、气、光伏、燃煤等综合能源数据,全方位监控和管理厂区能源使用情况,监测碳排放、碳交易等,助力“双碳”目标落实。
以管理用气为例,温新宇介绍,数字空压站以AI控制用气供需平衡,实现无人值守,每分钟100立方米用气场景下,企业每年可节约30万元,可帮助企业从三级能效向一级能效转型升级。
“让机器会说话,让数据当管家。”葆德科技纵向打通产业链,横向输出“绿动力”,先后获评佛山市级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三水样本
“链”动未来:
从“数字赋能”到“产业共赢”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三水企业不仅积极进行“智改数转”,还积极探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同,用自身实践和改革成果赋能产业。
健力宝在提升自身制造数字化能力的同时,积极与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数字化“握手”。赋能上游企业,健力宝建立采购数字化平台,与战略供应商实现实时采购协作,提升供应链敏捷响应与协同效率。此外,近两年健力宝还支持全国超7家外部合作瓶装工厂完成“五码合一溯源体系”的数字化能力建设。
协同下游企业,健力宝搭建经销商协作平台,至今已有全国超过2000家经销商参与、超过90%的订单来自该平台。同时,全国所有物流运输商纳入“宝路通”物流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发货调度、运输监控、客户签收全面线上化。
辛格林电梯也积极投身产业赋能与协同。“一个电梯的零部件可能超过3000个,供应链上下游涉及将近500家企业,然而这些链上企业做数字化的并不多。”辛格林电梯总裁刘辉介绍,辛格林通过将部分信息化的软件免费开放给上下游企业应用,带动行业一起享受数字化的红利。
从产业赋能到产业协同,是实施“智改数转”企业的共同目标。三水企业通过自身实践,为产业链上下游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借鉴,助力区域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