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今起施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四川这样做→

0

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通过,并于今日正式施行。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落实到地方,四川又该如何发力?

5月19日,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前夕,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推动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会议,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合作局、省法院、省市场监管局汇报过往成效以及未来布局。

一系列具体而详细的政策举措,激励了不少四川民营企业代表敢于闯、大胆干。信心,是他们在会上提到的最为频繁的关键词,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希望未来能通过“技术突破+场景创新+资本赋能”三管齐下,助力四川打造世界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认为,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将创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专题会议现场

“平等”“公平”“同等”等表述出现26次

未来,四川还将如何保护民企利益?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落实法定职责、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加大依法监督力度。

事实上,四川已推出一系列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组数据即可说明——一季度,四川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425.6亿元、增长5.6%;民间投资增长3.6%,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

“为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我们将深入开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个专项治理’,聚焦经营主体关切,切实破解一批堵点、难点问题;同时,将加大民间投资项目推介力度,健全民间投资项目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两重’‘两新’等项目建设。”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提到,在推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还将持续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构建融资增信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推广“企业贷款明白纸”,帮助企业算清“成本账”。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在于公平竞争。据统计,“平等”“公平”“同等”一类表述在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共出现26次,“坚持平等对待”成为这部法律的突出特点之一。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局长李江提到,“目前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在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中,仍面临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他表示,为此,希望能够引导各地加强惠企政策兑现、市场公平竞争等方面政策落实,并探索构建民营企业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专项监督,持续营造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更优法治环境。

“2024年,全省法院审理涉企案件50.47万件,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时间缩短至61.19天。”公平,同样也是四川省法院常务副院长秦海关注的问题,他提到,在以制度刚性保障平等竞争方面,全省法院以“非禁即入”原则为核心,依法审理隐性审批门槛与歧视性准入纠纷,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参与公共资源交易与重点产业项目;以刑事手段捍卫竞争底线,依法打击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串通投标、围标陪标等严重破坏市场公平行为。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董若洁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着力保障公平竞争,助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一方面,我们将推动出台《四川省公平竞争审查办法》,以民营经济组织遭受歧视性待遇反映最为集中的政府采购、奖补、政企合作等领域为重点,进一步细化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充分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竞争。”董若洁提到,另一方面,还将聚焦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切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特别是民营经济组织反映强烈的市场准入壁垒、行业垄断等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拒绝与民营经济组织交易、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等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仿冒民营经济组织品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信心、机遇、期待

四川民营企业看到了这些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从首次提出到完成立法,仅用了不到18个月时间,如此迅速的动作,与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态势有关。据悉,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

会上,一系列具体而详细的政策举措,激励了不少四川民营企业代表敢于闯、大胆干。对于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而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

“我深刻地体会到本次立法释放的政策善意,特别是科技创新领域释放的政策红利,让我们一线科技工作者深感振奋。”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睿提到,其中,民营经济促进法第十六条“支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创业”和第二十八条“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的突破性条款,“使民营企业首次站上国家科技主战场”。

他建议,为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四川可以设立“场景创新”条款,如建立省级场景机会清单制度,设立场景创新券支持民营企业揭榜攻关等;设立“科技项目评审公平竞争”条款,如建立民营企业科技项目配额制度,规定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民营企业牵头或独立承担的项目比例不低于30%等。

他表示,“我也期待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护航下,通过‘技术突破+场景创新+资本赋能’三管齐下,助力四川打造世界级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

四川天府盛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雪倩则从中看到了更多机遇。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12.8万条企业家诉求转化为法律条文,首创‘企业家权益保护专章’,在公平竞争、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全方位系统性进行了规范。”她提到,四川的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6.4%的GDP和65%的经济动能,法律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让企业轻装上阵、敢闯敢投,“对于我们四川民企来说,更应该抓住机遇,以创新突破技术‘卡脖子’,也让四川民营经济扎根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编辑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