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升级 文明加码 | 全国自强模范苏渝江——“奋飞”人生里的追光者

0

“若命运折断了你的翅膀,就用信念编织成风;若前路布满荆棘沟壑,就用坚持踏出坦荡。我们或许步履蹒跚,但每一步,都在靠近太阳。”正如自己创作的这首《致追光者》,虽然命运折断了红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苏渝江的“翅膀”,但他自强不息、“奋飞”不止,让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从优秀共青团员到优秀共产党员,从红河好人到云南好人,从懵懂的追光少年到国企改革先锋,出生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的苏渝江今年5月荣获第七届全国自强模范,对于他而言,追逐光、成为光,就是最生动的人生写照。

众爱之光

照亮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活力少年”

1岁时,苏渝江不幸罹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导致双下肢残疾。

为了苏渝江能站立起来,全家人省吃俭用,四处求医。父母带他跑遍云南,外婆背着他走遍了大街小巷的针灸店,前前后后共完成了6次大手术。苏渝江并没有像他人所想的那样,因为身患残疾而感到自卑。

“很多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残疾,这也许和我的家庭有关,家人给了我太多的温暖与爱。”苏渝江的父亲苏黎笑言:“他从小就没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相反还很调皮,总是喜欢帮助别人。”“在疾病面前我是不幸的,但在亲情面前我却是极度幸运的,我非常感恩能在一个充满包容和理解、充满爱与付出的家庭里长大,让我心智健全。”在爱里成长起来的孩子,自信、阳光、坚定。

小学五年级时,苏渝江请求语文老师马福昌为他写一幅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30多年过去了,马老师依然记得,当年那个懵懂少年眼中所透出的坚定和光芒,“我特意为他书写了‘奋飞’二字,就是希望他成为他自己,成为真正的苏渝江。”从此,“奋飞”二字一直激励和陪伴着苏渝江往后的岁月,而他也真的一路“奋飞”,书写着人生的奋斗剧本。

2002年,苏渝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开远工作,直至2019年,他作为技术人才被引进到红河州开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后重组为红河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发集团)工作。

“我在开远生活和工作了30多年,这里海纳百川、万物竞发,充满勃勃生机。开远有着厚重的工业文明和城市精神,只要进入开远,都会对这里的文化底蕴、人文素质、城乡面貌以及未来的发展有很深的感悟和触动,特别是开放包容的气度、绿水青山的变化,让人很快融入这座宜居宜业的城市。”苏渝江说。

让苏渝江特别骄傲的是“开远速度”和“开远温度”,采访中他提到今年5月到北京领奖时所穿的中山装,当时因时间紧,他找到开远市轻工业产业园内的惠远服饰,下单后仅3天时间就拿到了成品,这套服装陪他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苏渝江说,开远独有的城市气质深深吸引和滋养着他,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记得从哪里出发。

攀登之光

照亮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笃行志士”

无论在哪里工作,苏渝江一直保持着赤子之情和拼搏劲头,一直为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梦想拼搏奋斗。

在灯火通明的办公室。地方国企改革起步攻坚阶段,近两年半的时间里,他和同事吃住在办公室,从项目建议书、科研评审,到招投标采购,再到最后的经营评价,他们攻克道道难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全程参与了集团公司转型改革各项工作,历经数次修改,编制完成3万余字的企业“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等。因为长时间使用鼠标,他的右手落下了病根,严重到不能弯曲。

在崎岖难行的项目现场。苏渝江说,一个项目的出炉不是在办公室做出来的,不能光是纸上谈兵,项目谋划阶段就要做好现场的考察工作等。比如一些小水电项目、公路建设项目往往在人迹罕至、崎岖难行的地方,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他克服困难坚持到每一个项目现场去,靠着一根拐杖,他硬是走遍了红河州的山山水水。

云南开远一行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谭映旭曾经和苏渝江共事过3年,她说:“苏渝江虽然腿脚不便,却总是冲在一线,带着我们去现场查看资产,和租户沟通等,从不喊累。”

她感慨道:“真正的 ‘健全’不是腿脚灵便,而是心里有股不服输的劲,肩上有份扛得起的责。我很庆幸能和这样的人并肩作战——他或许走得比别人慢,但每一步都踩在实处,每束光都照进人心。”

摆渡之光

照亮仁爱一念阳春融的“公益使者”

422分钟,46次血液体外循环,321ml带着造血干细胞的血浆……当这些数字最终化作“生命的火种”,为远方一位陌生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那一刻,苏渝江忽然明白:原来善意是一场轮回,给予他人的光,终将照亮自己的路。

今年4月30日,苏渝江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国第19986例、云南省第454例、红河州第53例、开远第16例捐献者,圆了“十年之梦”。

2015年5月母亲节那天,苏渝江和爱人在开远幸福大草原散步时,偶然遇到红十字会开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热情地问他们愿不愿意加入造血干细胞库。

今年3月,苏渝江接到开远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听到了一个让他激动万分的消息,告知他已初步配型成功。

挂断电话后,除了高兴,苏渝江心里十分忐忑,因为除了双腿肌肉萎缩外,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他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符合相关捐献条件。为了能顺利完成捐献,他努力调整身体状态,最终高分辨配型成功。

以爱点燃爱,以生命延续另一个生命,苏渝江的这份大爱深深感动着无数人。“身体的残缺或许会让我们与众不同,但并不代表我们是弱势群体。残疾它不是终点,可以说是另外一种生活的起点,代表着无限的可能。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全人,我们都应该为生活而努力,让我们一起加油,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自己。”以异于常人百倍的努力,苏渝江正书写着自己“奋飞”的精彩人生。

云报全媒体通讯员 曹蔓夫 张兴 郭斯维 杨雪 李雪琼

责任编辑 李鸿睿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