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近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了解到,去年发起的"我在皖南川藏线守护一株古树"认养系列活动中首批开放认养的9株古树和1个古树群均已被认养,并且有计划在五月份开放第二批认养。
宁国首批上线开放认养的9株古树(一级1株,二级1株,三级7株)和1个古树群认养期限为一年,时间从2025年1月到12月。此次认养额度标准为:一级古树 5000元/株/年,二级古树 3000元/株/年,三级古树 2000元/株/年,古树群 8000元/株/年。认养费用缴古树所在村集体账户,用于该村古树保护宣传、救助和管护,认养资金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据了解,宁国古树资源丰富,有989株百年以上的古树被纳入名录管理,这种公开认养的方式为古树保护宣传、救助和管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安徽的古树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我们宁国有近千棵古树,但是古树保护资金有限,国家最新发布的《古树名目保护条例》里也提到了鼓励认养,我们就想开放认养试试看。" 宁国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科科长刘声喜介绍,"没想到大家反响还可以,公告发出后一个月之内就都被认养了,并且有的树还有两个人认养。"
今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中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应当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列入本级预算。国家鼓励通过认捐、认养等多种形式资助古树名木保护事业。"


首批被认养的一级古树罗汉松,树龄880年。
"我们每一棵古树都有专门的巡护员。"刘声喜介绍,古树最怕的就是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对于病虫害防治和树枝修剪都会及时安排人员处理。有些古树处于居民生活区,还要安排周边垃圾的清理,施有机肥,保证古树营养能正常供应。因此每棵古树都有不小的维护成本,而宁国市古树资源较多,开放认养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古树保护的资金压力。
"现在这个时候有些树的树叶还没长起来,我们计划等到枝繁叶茂的时候,邀请认养人到现场,发放认养证书,也让他们和当地村委会在一起,对认养资金的使用提提意见。" 刘声喜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感受到爱护古树的人还是很多的,我们之后也计划结合我们皖南川藏线的旅游文化做新的尝试,把古树认养的活动继续推行下去。"
大皖新闻记者于源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