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运营,线路西起既有1号线黎明广场站,东至双马站,全长16公里,设车站10座。贯通运营后,沈阳地铁1号线长度将增至44公里、沈阳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204公里,不仅让城市的地铁线网向东延伸,更在沈城东部构建起文旅融合、都市圈区域联动的格局,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勾勒出沈阳城市发展的崭新图景。

现场
争先体验东延线首发 市民幸福感爆棚
6 月30号8点30分,小雨淅沥,距离1号线东延线正式开通还有50分钟。家住沈阳故宫附近的市民谭阿姨就和6位老邻居早早等候在新惠街地铁口了。
“太激动了,太兴奋了,昨晚都没睡好觉,一定要第一个体验东延线的便利。知道我现在的最大的感觉是什么吗?我作为一名沈阳人太幸福了。”谭阿姨说,她和老邻居们特别喜欢去东陵公园和植物园游玩,那里风景好,空气好,但就是交通不太方便。“地铁开通了,可真是太好了,坐几站,嗖就到了。”
和谭阿姨一样,许多喜欢植物园的市民都对1号线东延线渴盼已久。
记者在植物园站看到,大批市民涌入车站拍照打卡。沈阳地铁也贴心地为市民准备了打卡墙。
82岁的田恒丰大爷以前曾在沈阳农业大学工作,对工作过的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情感。这次,田大爷特别带着自己绘画的首日封来到植物园站。“我画了地铁车头,世博园的百合塔,还有蓝天白云,红花绿草和小鸟,我把邮票都贴好了,从植物园站盖上纪念戳,就邮给自己。”
田大爷说,沈阳每条地铁开通,他都会画一个首日封邮给自己。“今天还有点不一样,对1号线东延线格外有感情。”
理念
工程建设克服困难 低碳环保“逐绿而行”
当绿色化、智能化正成为引领轨道交通发展的“新风向”,1号线东延线自建设开工伊始,就致力于“绿色地铁”建设,以“绿智融合”推动地铁工程的建设、运营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深度践行低碳理念,落实“双碳”行动,让人们出行更加绿色、更加环保,给城市低碳发展添加鲜活的注脚,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云胜介绍说,作为沈阳首条长距离穿越上部富水软弱砂层、下覆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地铁线路,沈阳地铁采取差异化施工方案,啃下了“上软下硬”特殊地层施工的“硬骨头”。“我们选择了特殊的盾构机,对坚硬的岩石,采用先爆破再开挖的方式,克服了重重困难。”
此外,1号线满堂停车场是沈阳地铁首座选址位于丘陵地貌的场段,通过多级场坪设计,在节省大量土石方挖填的同时,实现了工程与周边自然地貌的和谐统一。“在减振降噪方面,1号线东延线采用分级防护体系,有效降低列车运行对下穿居民区和文保单位的影响。”
1号线东延线工程多项技术采用自主创新的国产化应用,完成全国首例基于国产化平台的兼容信号系统及通信信号一体化无扰改造,大幅提升信号系统稳定性。新型杂散电流防护方案和地徽显示屏智能化信息提醒等创新应用,也全面提升了地铁的安全性与运营效率。此外,1号线东延线更加注重绿色节能,通过优化设计,减少了各设备系统发热量约30%,降低了空调系统负荷,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和“双碳”目标。
特色
“地铁+景区”一站式体验 文旅串联“诗意延伸”
在1号线东延线开通仪式的合影环节,陈浩眼含泪花。
陈浩是中铁一局沈阳地铁1号线东延线7标项目常务副经理。“今天是开通首日,内心真挺激动的,1号线东延线在建设过程中面对坚硬的岩石和丰富的地下水,我们可以说克服重重困难,而且这个路段还承接了中科院的一个实验项目,最后都圆满完成了。”
陈浩说,他之前也参与了沈阳地铁4号线和9号线的建设,但1号线东延线绝对是他最难忘的。“1号线东延线是沈阳地铁所有路线中建设速度最快的,也是最具特色的旅游线路,今天的开通仪式和现场布置也是格外隆重。”
记者了解到,“品质地铁”的建设正在加速“品质生活”的进程,1号线东延线途经大东区、沈河区、浑南区三个行政区,经过和睦路、新立堡、马官桥、前陵堡等多个大型居民区和沈阳农业大学,更串联起东陵公园、植物园、鸟岛、大型商业街区等文旅地标,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地铁“文旅走廊”,实现“地铁+景区”的一站式体验,成为沈阳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引擎。

呼应着“文旅”主题,1号线东延线车站在出入口设计和车站装修中融入生态与文化元素——或以生态绿色映衬沈阳东部山水之绿,或以传统中式布局再现历史风韵,或以树叶剪影与流水动线造型营造地下自然氛围,打造“古韵新生”的绿意地铁空间。
开通期间,沈阳地铁在东延线和1号线列车上布设了多处文旅主题宣传:4座车站“文旅一脉”打卡线路图,东陵公园站“文旅剪影”主题墙,农业大学站农业文化主题车站、植物园站“站站”市集、6列文旅主题列车、开通主题打卡墙、互动打卡装置……将传统文化、城市文化与地铁空间有机融合,吸引乘客通过地铁实现“一站式畅游”,带动景区客流增长,推动“地铁+文旅”消费模式升级。

意义
线网东扩“动能增倍” 为沈阳都市圈建设按下“加速键”
高云胜表示,贯通运营后,1号线全线贯通服务半径显著扩大,如同一道强劲的“城市动脉”,直接服务于沿线数十万居民、高校师生,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高效、绿色,幸福感和获得感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同时,依托于地面交通接驳,沈阳东部中街地区将纳入抚顺西部一小时通勤圈,沈抚新城至沈阳中心区域的时间成本压缩至1小时左右,实现了沈阳与抚顺、示范区的交通网络深度融合,为沈阳都市圈建设按下“加速键”。此外,沈阳地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好做优“轨道+商业”融合文章,带动站外周边商业发展;推动城市更新,打造站外“一站一景”,激活城市空间活力,为东部区域的产业升级、商业繁荣、文旅融合注入强劲的地铁动能,必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沈阳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目前,沈阳地铁正在加快推进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9号线二期、10号线(张沙布-丁香街)等在建工程,持续刷新建设“进度条”。
沈阳发布、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
摄影:李浩 视频:钟俊东、李千惠、杨士明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